餐飲外賣市場的三大陣地
正如金庸所說: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。對于外賣江湖來說,用戶的意義非凡。所以評說之前先叨逼下外賣市場的現有狀況,目前主要來說分為服務學生的校園外賣、服務白領的商務外賣與服務家庭的社區外賣。三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對應著三個不同的用戶群體,市場特性與用戶習慣各不相同,于是乎各大外賣平臺的運營策略也有所側重。
相對來說,學生用戶消費能力低,所以易被紅包補貼等促銷優惠吸引,比較容易進行市場滲透,客單價在20元左右,這也是餓了么與美團重點發展的市場;白領用戶對送餐時間十分敏感,有一定的消費能力,客單價在40元左右,但滲透難度有所提高,屬于百度外賣和口碑外賣主力攻占的市場;而家庭用戶具有更高的消費力,對價格敏感度較低,客單價在100元左右,并且更加看重服務品質與服務體驗,因此想要贏得家庭用戶市場的認可難度較大,到家美食會則專注在此領域。
各大門派間的刀光劍影
OK!說完了外賣市場的用戶群體特點,我們可以來看看各大外賣平臺在經歷了瘋狂的融資與燒錢后,又有了哪些不一樣的變化。乍一看補貼還在進行,但是力度已經大大降低了,只是平臺間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了另一個維度,那就是對細分市場的精細化運營以及自身優勢的深度挖掘。
1、江湖死敵餓了么與美團外賣的相恨相殺
目前的江湖大佬餓了么與美團可謂是相恨相殺,各種拼刺刀。比融資速度與數量、比開拓城市數、比日均訂單量、比燒錢補貼、比打架能力……不一而足。沒辦法,這么大的一個市場,恰恰這兩哥們都看中了學生市場與白領市場,各方面都是半斤對八兩,難分高下,誰也干死不了誰,只能靠資本輸血,靠地推團隊的狼性精神支撐著,還一度爆出數據造假的輿論與資金鏈緊張的傳聞。
其實對于餓了么與美團來說,在客單價20元左右的學生市場,用戶對于價格都十分敏感。尤其在現在膠著的競爭狀態下,精明的低端用戶已經習慣了精明的占便宜,忠誠度極低,補貼只會讓競爭陷入兩敗的境地。慶幸的是,通過補貼培養了用戶習慣。四月份到八月份,美團外賣的日均訂單量從200萬單增長到了300萬單。近日,餓了么也宣布開放其線下配送平臺,主打第三方即時配送。從最近的動向來看,雙方的補貼力度也大大降低,幾塊錢能吃到20元外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,現在補貼的僅僅只是一個配送費而已,市場也相對回歸理性,品質與服務將成為雙方競爭的核心。
2、百度與口碑系出名門背靠土豪親爹
百度外賣與口碑外賣(原淘點點)屬于在線外賣市場的少壯派,起步較晚但直接由巨頭帶領,并且獲得了巨額的資金支持。百度拿出了200億布局O2O市場,外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;阿里則拿出60億重新發展口碑網,并將淘點點納入其中,下注本地生活服務的雄心不死。相對于餓了么與美團,他們更加側重于白領商務市場,雖然規模上不足以與餓了么和美團相提并論,但割據一方江湖的能力還是有的。
在模式方面,百度外賣主要是在線上平臺審核線下商戶資質,為商戶提供線上展示平臺,用戶下單后由百度騎士承擔合作商戶的外賣物流配送,負責線下的取餐、配送環節,保證體驗;口碑外賣則主打為用戶提供快捷的點餐與支付服務,通過提供外賣和點菜兩大功能,實現外賣送上門和到店消費兩大不同需求。相對而言,百度的流量優勢在各大門派中是的,這或許將成為百度外賣進擊之路的重要推動力,但是百度外賣意在外賣還是同城配送尚不得而知。